宋史。《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列入《四库全书》史部正史范畴。元末至郑铮三年(1343年),先后由宰相脱脱和阿鲁图编辑。全书496卷,其中编年史47卷,实录162卷,表32卷,传255卷,是中国二十四史中最大的史书。浅谈宋代十八帝。《谈宋代十八帝》是中华书局于2005年7月1日出版的一本书。作者是游彪。
《宋史演义》是历代通俗演义之一,共100章。本书以引经据典的结构、通俗易懂的文章、诙谐风趣的评论,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波澜壮阔的过程,描述了宋代的兴衰。走在宋代的城市里。书中描述的事件和典故都有其根源,所有的历史事件都经过反复推敲。国家历史大纲。《国史大纲》是我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的一部通史论著,成书于抗日战争时期。
5、两宋时期的史学成就梳理宋代的历史成就宋代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史学的巨大成就值得关注。一、通史方面的著作,成绩显著宋代历史著作众多,尤其在大型通史的编纂和修订方面成绩显著。重要的大型通史著作有《资同治鉴》和《通志》。《资同治鉴》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撰。司马光与当时著名的史学家范祖禹、刘舒等共同撰写此书,历时19年。
《子同治鉴》资料丰富,考证细致。正史之外还有322种杂史,一件事往往用三四种材料编成,保留了大量史料,比很多正史都要真实。司马光写这本书,目的是“以国家兴亡为重,以民同甘共苦,以法为善,以恶为戒”。所以这本书用大篇幅记录了历代治乱的成败,很少关注其他方面。《通志》是南宋历史学家郑樵的代表作,共200卷。
/Image-6/(2019孝感)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学者于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历史学家和学者向往宋朝的主要原因是:①辉煌的科学技术;②发达的社会经济;③丰富的文化生活;④包容开放意识(黄石,2018)。宋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的时代”。这种创新和繁荣表现在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
6、关于 宋代的历史的书谈宋十八帝,宋史演义,走在宋代城市,国史大纲,宋代法规制度,详述宋代,两宋:奢侈帝国的无奈,宋代第一部史实史料集,宋朝开国演义,宋朝历史一瞥, 《宋史》、《子剑史》、《子剑续长史》、《三朝与北盟编》、《颜建立以来的年份》宋代宰辅制度研究、《宋代财政史》、《商业史研究》、《江南经济》、《宋蒙关系史》、《宋代军事制度初探》、《岳飞与南宋初期的政治军事研究》、《宋太宗对辽战争》等。
7、 宋代历史小故事《少年包拯学破案》包拯包青天,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特别喜欢说理破案。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学习了很多破案的知识,尤其是烧庙杀僧的案子。包拯根据现场线索剥茧绢丝后,筛选出犯罪嫌疑人,假扮燕王。他努力学习法律和刑罚的知识,为长大后像神一样破案、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有一次,文天祥被一个有钱的同学误会成小偷。他辩解说不允许别人践踏他的尊严,最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他进一步确立了文天祥,要做第一的野心李清照《为姑娘作词》宋代李清照,一个词人,机智过人,一生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她性格直爽,自由不羁,从小就表现出很大的文采,这个故事讲的是她触景生情,即兴作词的故事。《范仲淹的破粥》范仲淹生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为了学习,他省吃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