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系、神学系、英语系、现代与中世纪语言系、音乐系、东方经济系、教育系、历史系、法律系、社会与政治系、地球科学与地理系、工程系、物理化学系、考古系和人类学医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土地经济系、管理系、生物系,当时人类学这个词指的是人类的身体结构,当代人类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源头,二、中山大学有两个系开设民俗学研究生项目——中文系和人类学系。
1、最著名的考古大学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设有考古系的高校主要开设考古的机构: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好像有13所大学有考古系。每个大学的实力都不一样。考古专业实力排名公认:第一排名:北京大学、吉大,第二排名: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第三排名:比上海大学更早开设考古专业的高校,如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第四排名:近年来,随着考古文物热潮的兴起,最好不要考虑谈论各高校的考古专业:北大考古龙头地位难以撼动!吉林大学考古专业现在更倾向于前沿考古。他们成立了一个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由林_朱宏主持。
2、中山大学民俗学考研指定参考书都有什么?都考哪些专业课啊?是自主命题吗...见中山大学民俗学考试招生简章。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命题。这所学校是一所985高校,也是34所独立学校之一。首先感谢您对我校的关注。二、中山大学有两个系开设民俗学研究生项目——中文系和人类学系。中文系1中文系参考书如下:民俗学概论:本学科的考试范围是:民俗学的基本特征,民俗学的范畴和特点,如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学等,中外民俗学史的民俗学研究方法。
不再提供参考书目。民间文学概论:本科目的考试范围是: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的类别和特点,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民间文学的多民族交往关系,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与科学写作,中国民间文学简史,民间文学的鉴赏与研究等等。不再提供参考书目。2笔试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1或203日语3610民俗学概论4803民俗学概论复试专业课:F0106民俗学理论与方法2 人类学系1 人类学系参考书如下:《民俗学理论与方法:民俗学概论》,钟景华主编。陈启新,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 人类学简介:人类学通论,庄孔绍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现代人类学2002年1月,,乔·,重庆出版社,1990/。
3、民俗学专业学什么?民俗学专业什么?研究的对象是口头民俗、口头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童话、谚语、谜语、绕口令、民歌、史诗习俗、民俗仪式、庆典、家庭制度、社会制度、婚丧仪式、迷信游戏、民间舞蹈、民间音乐、宗教民俗信仰、民间宗教、佛教、道教、鬼转世、占卜、巫术、民间疗法、物质民俗、长民生活、民间艺术、民间食品、民间服饰、民间建筑、民俗和就业前景。20分研究生就业很尴尬。民俗学专业,尤其是对口就业,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部门大部分是文化局下属的事业单位,通过事业单位招聘流程,专业优势并不明显。
4、想问剑桥大学有什么系建筑学、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系、神学系、英语系、现代与中世纪语言系、音乐系、东方经济系、教育系、历史系、法律系、社会与政治系、地球科学与地理系、工程系、物理化学系、考古系和人类学医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土地经济系、管理系、生物系。剑桥大学有150多个系和研究机构,系的成员通常是一个或多个学院的成员,通常负责大学的学术和研究工作。大学的系和研究机构被分组为六大系,每个系又由许多系和研究机构组成,一个议会负责监督不同机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谁也说不清5、 人类学和民俗学研究的有什么区别?
民俗和人类学的区别。谁也说不清民间传说和人类学。2006年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民族志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上,刘邀请了北京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领域的多位著名学者,不同学科坐在一起,对一个共同的话题进行了有趣的讨论。会上,高、庄孔绍等学者再次提出民俗学与人类学的异同,引发了众多学者的新一轮思考。高对说道。一个是我参与我组的观察和文化写作,一个是我参与其他组的观察和文化写作。言外之意是人类学侧重于从他人的角度研究不同的文化,民俗学侧重于从自我概念的角度研究本土文化。正是基于这种观点,高频繁地把自己手下的几个博士生送到人类学。甚至美国等地做田野调查,他认为这才是正宗的人类学调查。庄孔绍提出的主要区分标准是人类学家族像鼹鼠一样,侧重于对特定群落的研究,因此需要具体、持久、深入的考察,而民俗学家像蝗虫一样,侧重于把握不同地区民俗相似的方面。所以需要更广泛的常识。中国现代民俗学产生之初,主要受英国民俗学会的影响。英国民间传说的起源带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统治国家能够为其下属民族获得更好的统治法律。所谓从属民族,当然是不同的文化。所以民俗学可能并不是一开始就只关注本土文化。近年来,一些外国民俗学家在中国进行了调查。比如德国民俗学家富丸井在中国北方农村的调查,日本民俗学家樱井龙彦在北京苗丰的调查,都是不同文化区域的民俗调查。即使研究仅限于家乡民俗,也还是要从主位和客位两个角度来看,因为学者本身既是圈内人,也是圈外人。这两个视角的把握,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由此可见,我们很难用高的标准来区分两个学科。如果看80-90年代民俗学的成果,庄孔绍的感觉可能是对的。这一时期的民俗学研究大多是对具体民俗事件的专题研究。然而,在进入21世纪之前,这种研究取向已经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民俗学学者倾向于长期进行实地调查。近年来,北师大的一批民俗学博士,如吴、岳永义、温继国秀等人不仅长期定点野外生活,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些成果所借用的理论资源和研究范式与人类学并无本质区别。如果要把这些成果归入人类学,我们很难找到反对的理由。近年来,刘一直倡导象征性的文化统治。也是一种类似痣的点研究方法。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刘和他的弟子不像蝗虫,就把他们开除出民俗队伍。因此,庄孔绍的区分标准已经不适合当代民俗学的发展。那么,如何区分民俗和人类学?
6、 人类学的词源人类学人类学一词源于希腊语anthrpos,human and -logia,意为研究人类的学科。这门学科的名称最早出现在1501年德国哲学家汉德的著作人类学中——关于人的优点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人的构成和要素,当时人类学这个词指的是人类的身体结构。当代人类学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源头,其研究主题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生物和文化本质,二是追溯当今人类特征的起源和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