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第六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采取措施保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经济困难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0(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第十七条制定本细则。义务教育法第四条所称适龄儿童、少年,是指依法应当入学的儿童、少年,直至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年龄和义务教育年限,以及因延迟入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入学年龄,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实施义务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省、县、乡分级管理。各级教育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义务教育法地方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最迟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日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书送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7、教育法新修订内容法律分析:今年NPC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修改教育法的决定。新修订的教育法于今年4月生效。十一届NPC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进行了第一次修改。十二届NPC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进行了第二次修改。NPC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第三次修正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8、论述新旧 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区别与联系新老最大的联系义务教育法就是仍然明确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主要有三个区别,如下:1。从立法目的看,新法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作为立法的第一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法指导思想。原法是“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显然是把立法的社会意义作为立法的唯一目的。
9、教育法和 义务教育法的关系是什么?教育法是规定各级各类教育的法律。义务教育法是专门规定义务教育的法律。教育法包括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是一般法,义务教育法是特别法。新的义务教育法有七大亮点:1。新法进一步明确了国家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属性。2.国家对义务教育采取新的经费保障机制,这种保障机制首先体现在义务教育的投入上。3.新法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的管理机制。
10、 义务教育法的意义new 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对我国教育的影响:首先指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方向;其次,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第三,新义务教育法回归免费义务教育本质;第四,进一步完善。
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作性。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意义:新义务教育法的通过是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件大事,从教育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也是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一个新的重要标志。新的义务教育法总结了义务教育法实施20年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0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