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外名校 > 知识 > 对仗句,尺有所短的对仗的句子

对仗句,尺有所短的对仗的句子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05 01:58:48 编辑:去留学呀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尺有所短的对仗的句子

寸有所长啊

尺有所短的对仗的句子

2,写几句对仗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非常经典的。 小的时候背过一本书,叫做《幼学琼林·声律启蒙》,你不妨去看看,对于学习对仗、平仄是很有好处的。 我还背得一点: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去看看吧

写几句对仗句

3,律诗中的对仗句要怎么区分

对仗也叫对偶 就是把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如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鸟来鸟去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情月长圆. 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满意请采纳

律诗中的对仗句要怎么区分

4,绝句哪一句是对仗句

《绝句》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翠柳对青天,西岭对东吴,黄鹂对白鹭,千秋对万里.这首诗的前两句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的第二个字必须是仄声字,在《平水韵》中,“只”字属于平声字,“个”字属于仄声字,所以只能取“个”而舍“只”。注释:西岭:岷山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泊:停泊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万里船:万里开来的船译文:两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两个 黄鹂 鸣 翠柳, 一行 白鹭 上 青天。 窗 含 西岭 千秋 雪, 门 泊 东吴 万里 船。

5,帮忙想一下与 繁花似锦年 对仗押韵的句子 谢谢各位大神了 搜

落叶如珍言繁花似锦年小痛皆诗兴繁花似锦年繁花似锦年桃园依旧春繁花似锦年子夜如回忆想一下与“ 繁花似锦年” 对仗押韵的句子 。 谢谢各位大神了 对仗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你好!落叶如珍言繁花似锦年小痛皆诗兴繁花似锦年繁花似锦年桃园依旧春繁花似锦年子夜如回忆想一下与“ 繁花似锦年” 对仗押韵的句子 。 谢谢各位大神了 对仗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诗书如馨香,繁花似锦年。供你参考。
只想到、繁花似锦年桃花依旧春但桃花对繁花,意境不足
碧水如流殇(旧夜)繁花似锦年
花开花落花迎春,少年少年几岁年花年少年花缤纷,缤纷少年花几花花儿花田花绿草,少儿少年少青春青春少年花田几,花样少儿几田花

6,有哪些对偶的诗句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3、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4、海日生残月,春风入旧年。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6、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7、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8、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9、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1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13、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4、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1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16、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17、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1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9、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20、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2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2、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2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24、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2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2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9、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3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7,对仗句是什么

对仗又称对偶。因为古代仪仗,像现在戏剧舞台上跑龙套似的,都是左右两两相对的,所以叫对仗。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讲究对称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大至帝皇宫殿、陵寝,小至平民百姓门户、摆设,仕女束装,都讲究个左右对称。文学上也不例外,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所以早在先秦的诗歌中就出现对偶句。例如《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楚辞》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九歌.湘君》)。散文中也常有对偶,如《易经》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晋魏以后对偶影响扩张,将以前骈散交错的文章,发展为通篇骈四俪六的骈体文。也就从这个时期开始,诗歌中对偶从不工整到逐渐工整,从随意使用到逐渐规范化。初唐以后,格律定型时期,对偶就成为格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偶一般要求两句同一位置上词语必须相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格律诗中的对仗较古诗和散文中的对仗工整而严格。它要求: 一,出句和对句平仄是相对立的; 二,出句和对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词性相同,字不能相同。 例如: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对"星桥","银花"对"铁锁",都是名词对名词;"合"对"开",动词对动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商隐《无题》) "春蚕"对"蜡炬",名词仂语对名词仂语;"到死"对"成灰",动宾词对动宾词;"丝"对"泪",名词对名词;"方尽"对"始干",动词仂语对动词仂语。 绝句、律诗、排律的对仗各有规则。 绝句一般不要求对仗,是否用对仗,凭作者自便。前人绝句多数不用对仗,例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王维《送别》)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行》) 绝句有的首联对仗,尾联不对仗。例如: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八阵图》) (注:对仗句以楷体字显示,下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苏轼《冬景》) 对仗出句多为仄声,五绝首句不入韵的多于七绝,所以五绝首联对仗的多于七绝。也有首句入韵、首联对仗的绝句。例如: 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 借问承恩者,娥眉几许长? (皇甫冉《婕妤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文章TAG:对仗尺有所短短的句子对仗句

最近更新

海外名校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