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规划 > 问答 > 林黛玉诗词,林黛玉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林黛玉诗词,林黛玉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06 17:42:37 编辑:去留学呀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林黛玉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1、《林黛玉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白海棠》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所作的诗。此诗的得力之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颔联。其实,林黛玉似乎也是一株白海棠。没有香味,却非常的有风骨,能够感染人。林黛玉孤高的性格,在别人看来,就是其人格没有让人亲近的香味吧。但是她却遗世独立,让人爱,又让人有遗憾。2、《世外仙源》(匾额)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红楼梦》中,元妃省亲,命众妹题一匾一诗,林黛玉做了《世外仙源》。人说诗词最忌讳动词,然则在笔者看来,本首诗作全然以动词取胜。全诗清新自然,华丽中透出的也全是素雅。3、《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杏帘在望》是元春省亲的时候,林黛玉作弊替宝玉而作,脂砚斋的批语是“以幻入幻,顺水推舟”。这首诗作,或许也是贾宝玉整日醉生梦死的背景吧。4、《题宝玉续庄子文后》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黛玉此诗比宝玉高出许多,如此劝解宝玉比宝钗的劝解强十倍尔!5、《黛玉哭花阴》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这首哭花阴诗,一方面是赞美她的才高貌美,另一方面是写她哭得悲切可怜。这首哭花阴诗,在艺术上为下回林黛玉的《葬花吟》作了很好的铺垫。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林黛玉可是感时落英缤纷啊。

林黛玉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2,林黛玉诗词

林黛玉诗词如下:1、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葬花词》2、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咏白海棠》3、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咏菊》4、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菊梦》5、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问菊》6、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螃蟹咏》7、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秋窗风雨夕》8、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五美吟》9、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桃花行》10、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唐多令·咏絮》

林黛玉诗词

3,林黛玉诗词

林黛玉的诗词例如:1、《葬花吟》《葬花吟》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女主角林黛玉所吟诵的一首古体诗。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它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借以塑造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2、《秋窗风雨夕》《秋窗风雨夕》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古体诗,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林黛玉所作。全诗环绕着秋字,通过一系列秋天景物的淋漓渲染,展示了陷于恶劣环境的孤弱少女的满怀愁绪和无边伤感,从而预示她难以逃脱的悲剧前途。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一、开头四句,先写秋夜景物,再写秋风秋雨,造成一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氛围,为主体部分的抒写作了环境铺垫。二、中间十二句,具体地细致地抒写孤寂凄苦的情怀。三、最后,通过彻夜未眠的诗人所见的晨景,抒发她对无休无止的悲剧的预感。全诗情景交融,景为情设,情因景生。3、《桃花行》《桃花行》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古诗,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后多有仿写作品。这首诗以非常低沉的笔调,通过鲜艳明媚的桃花和孤独悲伤的人多方映衬、反复对比,塑造了一个孤独、忧愁、哀怨、伤感的少女形象。这首诗是作者对命薄如桃花的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作者用强烈的对比写法描述自己的痛苦,经过多次换韵,抒发的情感也随着文字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是由一个花人相映过渡到花人交融,达到景为情设、情为景触的艺术效果,最后一气呵成达至以花自喻薄命的立意。4、《咏白海棠》《咏白海棠》是《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所作的诗。以蘅芜君、潇湘妃子、怡红公子、枕霞旧友为主要做诗人所做。其诗昭示着书中人物的命运,进一步将红楼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为后文蓄势,做下铺垫。5、《菊花诗》菊花诗十二题,咏物兼赋事。出题者使用一个实字,一个虚字来命题,即菊字为实,另一字为虚,共做题十二道,即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题目编排序列,凭作诗者挑选。限用七律,不限韵脚。诗作皆署“雅号”,即:“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枕霞旧友”(湘云)、“潇湘妃子”(黛玉)、“蕉下客”(探春)。6、《唐多令·柳絮》《唐多令·柳絮》是清代曹雪芹所作的一首词,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全词以飘泊的柳絮自比,抒发了林黛玉寄人篱下感怀伤逝的悲苦之情。这首词以“粉堕香残”开篇,借柳絮的飘零映射自身的漂泊;用柳絮的“逐对成毡”对应自身空自缠绵而伤心绝望的爱情。过片将愁生白发的郁闷移注给柳絮。移情于物的运用有力烘托了“我”的哀愁。结尾在“凭尔去,忍淹留”以及“谁舍谁收”的无奈叹息中道出了自身的凄惨结局及其周围人物的冷酷无情。自比柳絮,托物感怀,物我交融,意蕴浑厚。7、《杏帘在望》《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中元春省亲令大家作诗时林黛玉代贾宝玉所作,格调自然熟练,纤巧而不露堆砌生硬,具有黛玉诗歌的个性特征。8、《世外仙源》《世外仙源》出自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第十八回“庆元宵贾元春归省 助情人林黛玉传诗”(也作“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元春回贾府大观园省亲,先从“有凤来仪”游览,择几处最喜者题匾。她又让姐妹众人各题匾、题诗。这是林黛玉作的一首匾额题诗。这首诗藻饰五色眩曜,风格金玉旖旎,正与它所写的内容有关。9、《题帕三绝》 《题帕三绝》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宝玉挨打,怕黛玉担心,故以让晴雯送两块旧帕为借口,让黛玉放心。黛玉由此大受感动,一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因此在旧帕上题了这三首诗。从全书来看,这三首诗应是黛玉第一次比较直接的表达了自己对宝玉的感情和对未来的忧心,也是他们感情明朗化的一个开端。仔细阅读,将会发现,之后,他们几乎没再有象之前那样的争吵过。10、《五美吟》黛玉自谓“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这是林黛玉惜“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寄慨之作,所写的人事其实并非都据史实。后被宝玉翻见,将其题为《五美吟》。11、《凹晶馆联诗》【原文】湘云笑道:“这山上赏月虽好,终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可知当日盖这园子时就有学问。这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作凹晶。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可知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矮,一山一水,竟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处。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只是这两个字俗念作洼拱二音,便说俗了,不大见用,只陆放翁用了一个凹字,说古砚微凹聚墨多,还有人批他俗,岂不可笑。”林黛玉道:“也不只放翁才用,古人中用者太多。如江淹《青苔赋》,东方朔《神异经》,以至《画记》上云张僧繇画一乘寺的故事,不可胜举。只是今人不知,误作俗字用了。实和你说罢,这两个字还是我拟的呢。因那年试宝玉,因他拟了几处,也有存的,也有删改的,也有尚未拟的。这是后来我们大家把这没有名色的也都拟出来了,注了出处,写了这房屋的坐落,一并带进去与大姐姐瞧了。他又带出来,命给舅舅瞧过。谁知舅舅倒喜欢起来,又说:早知这样,那日该就叫他姊妹一并拟了,岂不有趣。所以凡我拟的,一字不改都用了。如今就往凹晶馆去看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葬花吟百度百科:秋窗风雨夕百度百科:桃花行百度百科:咏白海棠百度百科:菊花诗百度百科:唐多令·柳絮百度百科:杏帘在望百度百科:世外仙源百度百科:题帕三绝百度百科:五美吟百度百科:凹晶馆

林黛玉诗词

文章TAG:林黛玉诗词经典诗句林黛玉诗词

最近更新

留学规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