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85高校的概念
985高校是指在中国政府推出的“211工程”(在21世纪前建设100所高水平大学)的基础上,为更好地适应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再次精选一批高水平大学组成的重点支持项目。因此,985高校是我国在21世纪初期,国力逐渐崛起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考试举措。

二、985高校的数量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共有39所985高校。根据官方发布的名单,这39所985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南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郑州大学、扬州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南昌大学、中本职大学、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
三、985高校的建设历程
985工程于1998年启动,它的目标是将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推向世界顶尖,并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在这项工程的推动下,中国的几所顶尖大学迅速崛起,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同年,国务院也提出了“211工程”,计划在21世纪初期建设100所高等学府。985工程建设的学校数量比211工程的学校数量更少,但这些学校更为优秀,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更强的实力。
四、985高校的发展成果
985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考虑是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多年来,这些学校一直致力于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985高校的一大特点是,它们引领了国内的大学教育改革,推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创新发展。这些学校在杰出教师和科研团队的支持下,取得了许多科技成果,包括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获得国家科技奖等等。这一系列成果不仅仅反映了这些学校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也验证了985高校建设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