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古典园林有什么特点颐和园诗意的园林艺术,颐和园园林布局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以水取胜。湖光山色的组合是颐和园的又一特色,颐和园的园林建筑继承了中国古代园林休息艺术的传统特色和造园手法,并有所发展,以颐和园为例,颐和园是北方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长廊的特色/长廊的特色:1,长廊就像一条丝带,将山前的景点紧密相连,以排云殿为例。
对不起,你说的30个字我达不到!颐和园Information颐和园大家好,我是这里的导游,我姓X,我是来带大家逛这的颐和园。希望我的解释能让你满意,让我们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们即将前往颐和园。这段时间我简单介绍一下颐和园的历史和现状。早在辽金时期,皇帝就已经开始在北京建造皇家园林。
元代改称翁山、翁山坡。明朝初年,它改名为西湖,并修建了花园寺庙,命名为山浩花园。到万历十六年,即1588年,已具一定规模的园林,享有“飞在白鸟如江南”的美誉。然而,真正使它成为皇家园林的是清朝。康熙年间,这里建了一座宫殿。乾隆十四年到二十九年,也就是1749年到1764年,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了清漪园,扩建了湖,推山。这个湖叫昆明湖,这座山叫万寿山。
原北京西北郊的翁山是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为七里里、达波湖、翁山泊、西湖。金代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颜延良在此设金山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满足漕运的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将昌平百福村的神山泉水和沿途的流水引入湖中,增加了水势,成为蓄水水库,保证了皇宫的供水,有助于漕运。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的保姆帮助圣夫人罗氏在翁山前修建了袁晶寺,后被废弃。
明武宗在湖边建了一座宫殿,叫“善山园”,是皇家园林。明武宗和明神宗都曾在这里划船。明朝Xi年间,魏忠贤曾将山浩园林据为己有。清朝乾隆初年,北京西郊海淀的园林数量增多,大量的园林用水使得用水量日益增加。当时园林用水除了流量不大的万泉河系外,大多来自发源于玉泉山流入西湖的水,也是明代以来通惠河的水源。
3、 颐和园是北方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有什么鲜明的特点?颐和园它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采用了多种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壮美,又有江南水乡的典雅婉约,还有皇家宫殿的富丽堂皇,民居的精致别致。皇家园林以皇宫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有:规模宏大,选址自由,建筑丰富,又因为是皇权和地位的代表,所以排列有规律,气势磅礴。皇家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大,面积广,皇家园林设计独特,以此区别于其他园林。
4、以 颐和园为例,简述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特点。颐和园的风景园林继承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传统特色和造园手法,并有所发展。颐和园园林布局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以水取胜。昆明湖广阔的水面是园林布局的绝佳基础。公园方圆十三里(六公里半),全园占地四千三百多亩(约三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仅占四分之一,是当时北京园林中最大的。因此,设计师抓住了大水面的特点,以水面为主进行布局设计。
当时命名为“清园”,意为“清波满园”。湖光山色的组合是颐和园的又一特色。位于浩瀚的昆明湖北岸,有一座高58米的万寿山,像一面翡翠屏风屹立在北方。清澈的湖水像一面镜子,把万寿山衬托得很美。湖光山色紧密融为一体。古代园林艺术家和工匠在设计和建造这座园林时,充分利用了湖光山色相连的优越自然条件,对园林建筑和景点进行了适当的布局。
5、 颐和园景色的特点是什么1、古柏2、兰亭八柱亭3、社稷坛4、唐华屋5、西丽亭6、怀白抱1古柏:公元10世纪,北京是辽朝的首都,是当时首都东北郊区的兴国寺寺址。这些古柏是辽庙的遗迹。其中,最长的干周超过10英尺。兰亭八柱亭:原为圆明园遗迹。亭子里的石碑上刻着兰亭修图,一边刻着清乾隆皇帝的诗句。亭八柱上,唐代书法家余士南、褚遂良、冯承素、刘公权仿晋代王羲之的兰亭诗,明代董其昌仿刘公权的兰亭诗,清代高宗、甘龙麟仿刘公权的兰亭诗。
八柱上的字迹虽已风化,但有碑文传世。3社坛:社坛,俗称五色土。建于明朝永乐十九年(1421年)。社坛是按照李周“左祖右舍”的制度修建的,其内外坛墙与紫禁城东侧的祠堂(现劳动人民文化宫)对称。社稷,代表土地神、小米、谷神,是汉白玉搭建的三层方形平台。上层五色土分中黄、东绿、南红、西白、北黑五个方向填充,作为“遍天下,是王土吗?”
6、 颐和园具有哪些古典园林特点颐和园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有以下特点:众多的殿、堂、楼、亭、廊、榭、桥,湖光山色星罗棋布,建筑精美,特色独特,布局得当。虽然是人为的,但却是自然的。
7、 颐和园长廊的特点颐和园长廊特色:1。长廊像一条彩带,将千山的景点紧密相连,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地将景点分为两部分。2.走廊里有亭子,东西两翼各有三个亭子。这些亭子不仅有风景效果,而且有一定的距离可以靠在走廊上,起支撑作用。3.长廊上的画是花园中最珍贵的艺术品。颐和园长廊在万寿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间。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后,于1888年重建。
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和丰富多彩的绘画而闻名。是中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长廊,长廊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画廊。廊间每根梁上绘有14000多幅彩画,鲜艳夺目,延伸资料:廊画属于“苏式彩画”,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装饰艺术。其特点是:主画面被围在一个大半圆的围线内(称为“包袱”);没有固定的结构,完全由画家来创作同一主题的不同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