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念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概念艺术是一种重视思想和概念胜于艺术形式和技巧的艺术形式,它认为观众的理解和思考是艺术作品的核心。概念艺术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它将艺术从传统的视觉感受转变为思想实验,使得艺术与哲学、社会、政治等领域产生更深入的联系。

概念艺术强调艺术家的观念和思想,艺术作品的形式要达到与观念相符的效果。概念艺术强调艺术之于语言和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的是“概念”的艺术形式。
2. 赫特福德大学的概念艺术
赫特福德大学的概念艺术注重思想和概念的表达,强调在作品中传达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在赫特福德大学的概念艺术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哲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探讨艺术如何反映社会现象与问题,以及艺术如何作为思想表达的一种方式。
在赫特福德大学的概念艺术中,作品的形式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雕塑等形式,学生可以运用各种艺术媒介进行创作。与此同时,概念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刻性也是赫特福德大学概念艺术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3. 提赛德的概念艺术
提赛德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概念艺术理论,与概念艺术的早期发展密不可分。提赛德的概念艺术理论主张将艺术从各种现成的形式中解放出来,从而突破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传统。提赛德的概念艺术强调把概念本身作为艺术品,强调思维的解构和重构。
为了实现这种理念的艺术,提赛德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实践和工作方式,如“语言游戏”、“理念图式”等。这些概念不仅是对概念艺术的反思和定义,也成为概念艺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4. 赫特福德大学与提赛德:概念艺术比拼
在概念艺术理论中,赫特福德大学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强调思想的表达和反思。提赛德则注重思维的解构和重构,更加突出艺术概念的创意性和概念本身作为艺术品的重要性。
两个理论在理念和方法上都有共通之处,而概念艺术的本质要求艺术家去思考和思索,走向更深层次的哲学和社会问题。因此,在概念艺术的理论和实践中,赫特福德大学和提赛德都对概念的表达和思想实验提出了重要挑战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