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全球通史Part V读后感悟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全球 通史读后感觉1我刚看完全球通史的第一卷和第二卷,我好像没看过多少大裤衩的书,一篇历史的随笔读后感悟(如果是书的读后感悟,-2 通史读书笔记)包含史料。
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 全球 通史》怎么样?还不错。我们历史老师说,要想学好历史,就要有通史的概念,理清各个朝代的中外关系。没关系。学历史有帮助,主要是增加学习兴趣。斯塔夫里和阿诺斯的全球 通史充其量只能说是一部“世界简史”或“伟大的历史记录”。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做了高度的总结。它不同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史料和历史事件占多数,但带有结论性。
2、一篇关于历史的 读后感(要是一本书的 读后感,500字A 读后关于历史的感觉(如果是一本书的读后感觉,500字)谢谢<全球 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帮助人们理解包含着各种可能性和选择的未来。近年来,在用全球观点或内容重写世界历史的尝试中,那些最有推动作用的著作都是由历史学家独自完成的,其中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2通史最为著名。
作者采用全新的历史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人类文明在世界各地区的产生和发展,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类历史事件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上,试图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对立和相互作用。
3、《中国 通史》 读后感1000字阅读《中国通史》,感觉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历史底蕴。强大的凝聚力和无穷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必将复兴的坚实基础,铸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活细节。历史包含了一个民族的兴衰,也包含了成败之道和隐藏在事件表象背后的内在规律。
比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各种野史,多如牛毛。然而,观念陈旧、文字晦涩、卷帙浩繁的宗法史,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与历史隔绝的鸿沟,而中国通史则突破古典模式,以章为单位编纂。
4、读书笔记——简明新 全球 通史(一complexsociety是一种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形式。出现在农业经济社会中,由于农业生产带来的粮食过剩,人力空前解放,人口可以定居城市从事专业化生产。这种社会不同于以往的其他社会形态:1)有政治权威。复杂的社会建立了一个由正式政府机构管理的国家,并通过税收和征收贡品集中农业剩余产品进行再分配。此外,还可以与其他民族进行贸易,将自己的权威扩大到其他地区。
因为复杂社会创造和保留的财富远远超过小社会,当财富积累在特定的家庭中。社会开始分化。虽然不同复杂的社会有不同的阶级。但是有一些阶级是相同的:统治精英,普通人和奴隶。3)高度成熟的文化传统。复杂的社会有复杂的文字和教育体系。复杂社会中的知识大师可以掌握写作、观测天文等复杂的知识活动。大约12000年前,人们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来获取食物。这个短暂的时期被历史学家称为旧石器时代。
5、 全球 通史简介全球通史Introduction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和阿诺斯最重要的著作,分为1500年前和1500年后的世界。这通史被认为是历史学家利用全球观点包含全球文明撰写的第一部世界史。作者采用全新的历史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人类文明在世界各个地区的产生和发展,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类历史事件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上,力求反映地区与整体的对立和相互作用。
6、《 全球 通史》—— 读后感之二十五Title: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第7修订版)翻译:吴、梁、董常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版本:2005年1月第1版,2006年10月第2版,印刷次数:2010年。
第二,我感觉世界文明的进步总是以破坏和重建为代价,破坏和重生交替进行;@侵略与被侵略,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掠夺,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每一次政治、经济上的大进步,大多是无数生命和鲜血做成的垫脚石,新的文明建立在一具血肉模糊的尸体上;@王朝的变迁,由弱到强,由强到弱,是历史循环发展的规律。
7、豆瓣 全球 通史第五编 读后感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历史学家写的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显然,读一本没有“高尚灵魂”的历史书,只会让我们这些“局外人”收获一些所谓的偏见,而不是一种客观公正的真知;但过于深刻的历史题材,让人很难理解作者想向读者展示的道理。这成为历史著作编写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也成为评价一部历史著作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怎样才能写出一部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而又不失历史精髓的历史教科书?
8、 全球 通史读书笔记5篇《世界通史》承载了史料学的理论,内容厚重,但读起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全球 通史读后感觉1我刚看完全球通史的第一卷和第二卷。我好像没看过多少大裤衩的书。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跨度比较长。从史前到21世纪,基本还原了一个人类如何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过程。翻开书,感觉人类历史的长河无边无际,仿佛能听到来自远古的呼唤。每一朵浪花激起的,都蕴含着几百年的故事;遮遮掩掩之后,感觉人类历史短暂,那些留存下来的朝代和人物都烟消云散了。如果不是历史上读到的,好像他们从来没有存在过。
文明和野蛮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不能用感情色彩来评价哪种力量更高级,他们之间的冲突成为历史的主要推动力。这就好比人性的善恶,更像是主观评价。其实没有善恶之分,只是在一个人的心里,利益的驱动成为很多发明、冒险、探索的动力。比如最早的西欧国家,如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等国家,都有过很多地理大发现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