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治疗表证的中草药叫“解表药”。解表药大多味辛,有散汗作用。根据解表药,适应范围不同,可分为两类:辛温 解表药治疗轻度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口渴的风寒表证;辛亮解表药治风热表证,症见高热、微畏寒、忌妒、口渴、脉数。紫苏【处方名】紫苏叶、紫苏叶。【别名】紫苏、紫苏。【植物形态】唇形科,紫苏。
茎呈方形,四面有凹槽,绿色或紫色。叶子通常正面绿色,背面紫色,或两面紫色,对生,椭圆形,长13.5英寸,边缘有粗锯齿,有香气。花小,略带红色,密集分布于枝或叶腋,偏向一侧。果实小,倒卵形,棕色,网状。它在7月开花,在9月和10月结果。【生长环境】培养。【采收加工】茎叶入药。7月份收获、洗净、晾干。【性味效应】辛温。发汗,行气,鱼蟹排毒。
5、解表的 解表药的药理作用参考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抗表现型药物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病毒等一些病原微生物。某些病毒的抑制剂:麻黄、桂枝、紫苏、羌活、防风、白芷、生姜、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升麻等。一些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抑制剂: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白芷、阿莎丽、藁本、薄荷、牛蒡子、菊花、桑叶、菊花等。抑制一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桂枝、紫苏、羌活、防风、白芷、藁本、阿莎丽、薄荷、牛蒡子、菊花、柴胡等。
抑制一些病原真菌;桂枝、羌活、防风、白芷、辛夷、洋葱等。此外,菊花对白喉杆菌和脑膜炎球菌有效;防风、白芷和阿莎丽对枯草杆菌的抑制作用;桂枝对炭疽杆菌的抑制作用:柴胡对疟疾有抑制作用。【组成】羌活4.5g、柴胡4.5g、前胡4.5g、独活4.5g、枳壳4.5g、茯苓4.5g、荆芥4.5g、防风4.5g、桔梗4.5g、川芎4.5g、甘草1.5g..
6、什么是发散风寒的 辛温 解表药病情分析:辛温 解表药又叫风寒散药,这种药有很多种味辛温,主要作用是散风寒。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口渴、舌苔薄白、脉浮等风寒证。有些药物也可用于治疗痹证、哮喘、咳嗽、水肿、麻疹、初起风寒表证的溃疡。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紫苏、荆芥、羌活、防风、白芷、阿莎丽、藁本。
7、 辛温 解表药中各种药的功效是什么?麻黄:发汗、平喘、利尿。桂枝:助阳解表,温经通络,温阳利湿,温胸阳,温中散寒。紫苏:散寒、行气、安胎、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防风:祛风解表,除湿,止痛,解痉。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溶白芷:祛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8、解表祛湿的中药有哪些?解表药祛风寒药生姜、桂枝紫苏麻黄、辛夷香菜香薷香薷、白芷葱白方静、川芎苍耳子、柽柳细辛效果较好。疏散风热的药物包括升麻、浮萍、薄荷、桑菊、葛根、牛蒡、木贼豆豉和蝉蜕。祛风湿药、祛风湿药、散寒凝药、雷公藤、独活、威灵仙、寻骨白花蛇、木瓜。、蚕沙和番茄。祛风除湿清热药、秦艽、海桐皮、防己、丝瓜、穿山龙。
祛湿药为苍术、佩兰和厚朴、草果和豆蔻,能温脾健胃祛寒湿。利水渗湿药有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冬瓜、荠菜、香加皮、玉米须三种,蝼蛄为原料药。利尿通淋的木通、绵萆薢、车前草、瞿麦的曹彤灯心草、石韦的海金沙、地肤子的金钱草、利尿黄桐的茵陈、白花蛇舌草、盆中所有的草。保济丸由钩藤、菊花、厚朴、苍术、藿香、茯苓、陈皮、白芷、薏苡仁、谷芽组成。
9、常用 解表药有哪些?辛温麻黄:2.4-9g。生麻黄适用于外感风寒无汗者,灸麻黄适用于哮喘或痉挛性咳嗽者。风寒痰在肺的人都可以用。桂枝:2.4-9克。麻黄能发汗,白芍能收敛,温经散寒,有强心的作用。吃多了会心慌,多动。荆芥:4.5-9克。适用于风寒初起,缓解作用较麻黄缓慢,还能治头痛、调血散瘀。防风:4.5-9克。
阿莎丽:0.9-3g。散寒化痰止咳,治疗风湿关节痛。辛夷:1.5 ~ 4.5克..能祛风通窍,专用于感冒、鼻塞、清涕者;若用于风热,则须配以辛凉之药。紫苏:4.5-9克。散寒理气,解除鱼蟹之毒。其茎(苏茎)善理气安胎,为平和理气药。生姜:1 ~ 3片。散寒、健胃、止呕。用于雨水浸泡引起的感冒和腹部冷痛。
10、 解表药有哪些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藁本、白芷、阿莎丽、苍耳子、洋葱、香菜、柽柳、辛夷、蜈蚣等。辛温麻黄、桂枝、生姜、紫苏、香薷、荆芥、防风、羌活、阿莎丽、辛夷等,以及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柴胡、葛根、豆豉、浮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