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干旱缺水:中国典型地区: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原因(华北):(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异性大;春天蒸发很强。(2)人为因素: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太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4.中国土壤次生盐渍化典型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其原因是:(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势低;降水少,灌溉水是主要来源。
5、七年级上学期 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整理上学期很多同学都在复习七年级地理,因为之前没有系统的总结知识,导致复习整体效率不高。以下是我整理的《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仅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本文。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一张带指针的地图,指针箭头指向北方;不指向目标的地图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标度是分数,分母越大,标度越小。4.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两极略扁,赤道略鼓。0纬度也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度。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是地球上纬度最长的地方。纬度从北到南为90度,分别用n和s表示。0°子午线,又称本初子午线,从东到西有180度,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公里。5.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以20 W和160 E为界,将地球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
6、七年级上册 地理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站得高看得远(爬得高看得远);观看海上航行;日食现象;北极星高度的变化;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km(三六起义);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陆地1.49占29%,海洋3.61占71%)。第二,地球仪的纬度(经度)呈半圆形,两条对应的经线形成一个圆。1.赤道最长,最短的极点为0。度数越大,纬度越短;2.同纬度的纬度约2万公里长,表示东西方向(水平方向)和南北方向(垂直方向)的方向。赤道本初子午线(穿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度数范围为0 ~ 90°(南北纬)和0 ~ 180°(东经)。北纬(N):增加的北纬(S):增加的南纬。南纬s东经(E):东经(W):西经(W):判断:东经E向东增大,西经E向东增大到赤道,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东经160度,东经180度。
7、七年级上册 地理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职员工,经常要撰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要注意哪些格式?以下是我整理的七年级第一册地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读图显示西欧的范围和位置;在地图上找出主要国家和首都,并说明这一地区的重要地理环境特征。2.通过图表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差异,并说明制造业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通过阅读图表说明该地区工业区域的分布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种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提取、归纳、推理、比较、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地理 information。2.通过本节的教学,学生可以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观念。3.使学生从西欧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发。教学重点1。欧盟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2.欧盟主要成员国及其分布。3.西欧工业区的分布。
8、七年级上 地理年级7 地理复习资料1。填空:(不得有错别字)1。地球的形状是_ _ _ _ _ _。地球纬度最大周长为_ _ _ _ _ _ _ _ _ _,长度约为_ _ _ _ _ _ _ _ _公里。地球的表面积是_ _ _ _ _ _ _ _ _ _平方公里。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 _ _ _ _ _ _ _ _公里。2.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海岸相比,_ _ _ _ _ _ _ _的降水较多。
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_ _ _ _ _ _ _ _ _ _。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 _ _ _ _ _ _ _ _ _,革命的方向是_ _ _ _ _ _ _ _ _ _。由于自转,地球表面出现了_ _ _ _ _ _ _ _现象,由于公转,地球表面出现了_ _ _ _ _ _ _ _现象,公转周期是_ _ _ _ _ _ _,自转周期是_ _ _ _ _ _。地球绕着_ _ _ _ _ _旋转,也绕着_ _ _ _ _ _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