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简单说哪个更重要,要看具体案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或者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6、共同故意犯罪条件1。共同故意犯罪的条件1。共同犯罪的条件是: (一)必须有二人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主观上要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犯罪行为;(4)必须有共同的犯罪对象。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按照其所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二、哪些情况不属于共同犯罪1。共同过失犯罪。2.一方故意犯罪,另一方过失犯罪;3.同时犯罪,即在同一时间实施犯罪,但没有相互联系的故意;4.故意实施相关犯罪行为,且相互之间没有主观上的联系;5、超越共同犯罪故意,即实行过限;
7、同时犯数罪均具有从轻情节,如何表述犯罪嫌疑人犯罪,如某犯罪,有法定理由赔偿损失,有立功表现,可以从轻处罚。研究数罪是研究罪数必须涉及的内容,需要把数罪问题讲清楚。数罪的概念是一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犯有数个同种罪或者不同种罪,具有数个独立的犯罪构成。(1)数罪的特征:(1)构成数罪的几种危害行为必须都是犯罪行为,这是构成数罪的前提。
这里所说的几种危害行为,是指违反刑法分则的规定,应当受到处罚的两种以上的危害行为。刑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不能认定为构成数罪。单个犯罪中的几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危害行为或举动,不能简单理解为全部犯罪行为。数罪中任何一个危害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一般没有内在联系。这是构成数罪的重要特征之一。
8、共同犯罪和个人犯罪的区别根据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中总结的办案经验,区分共同犯罪和个别犯罪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达到法定年龄且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未达到法定年龄或无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如未成年人、未满14周岁的精神病人实施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但达到法定年龄且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独构成犯罪。因为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不完全具备或者不具备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只有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犯罪能力,才会承担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的,按照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因为在共同过失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共同犯罪完全不知情。即使行为人的过失在某种程度上有关联,但不是一个有机整体,没有内在联系。不能有罪名划分,共同过失的社会危害性不一定完全大于单一过失犯罪。
9、共同犯罪分析1,不是共同犯罪!所谓的竞合犯是不成立的,也就是说,没有共同犯罪的故意,而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实施了同一性质的犯罪,应当作为单独犯罪处理。如果甲、乙双方一致向丙射击,意图杀死丙,而甲未击中,乙击中丙要害部位,致丙死亡,则甲应负故意杀人罪(未遂)的刑事责任,乙应负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刑事责任。2,但这应该算是,A是直接故意,B是结果的间接故意。
注意,共同故意只要求在刑法规定的范围内相同,并不要求犯罪故意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必须完全相同。比如一方有直接故意,另一方有间接故意,只要双方有共同犯罪行为,就可以成立共犯。二人以上通过共同的犯罪故意形成共同的有机整体,共犯对社会的危害性大于个人犯罪。
10、同时犯数罪怎么计算追诉时效法律解析: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九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内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期限从后罪犯罪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