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一般,节奏缓慢,如涓涓细流,涟漪荡漾。但正是这种质朴的意境,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的心随着诗意徜徉在遥远的天空,享受着各自美丽的梦境。3.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此时,五四运动的浪潮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还在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所窒息。面对这一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厌恶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5、郭沫若 天上的 街市中“朵”字的妙处27郭沫若的两首诗-2街市文本讨论1。根据中国古代牛郎织女的传说来整体把握这首诗。以丰富新颖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堂街道的美妙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枷锁、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郭沫若早期的诗歌常常借用神话传说,进行再创造,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理想。作品中大胆的想象和奇特的想法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这首诗取材于中国古代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但在具体运用中,诗人根据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行了大胆的改造,扬弃了恋人被生命和生活分离,难以团聚的悲剧内容,代之以牛郎织女自由幸福地生活的新内容。在诗人的想象中,牛郎织女得到了解放,在浅浅的天河中自由驰骋。他们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我觉得他们此刻正在街上游荡。”
6、郭沫若《 天上的 街市》讲解教学目标1。加强阅读训练,了解新诗的特点。2.理解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提高联想想象能力。3.认真体会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重点和难点是带着感情朗读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培养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安排两节课的第一节课-2街市 1,引入新课。星空,以其无与伦比的浩瀚和神秘,激起了人们多彩的遐想,创造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朋友,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什么?
请转到-2街市。你对作者了解多少?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真,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和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第三,你找到了多少关于写作背景的资料?你说得越多越好。这首诗写于20世纪20年代初。此时,五四运动的浪潮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还在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所窒息。
7、郭沫若的 天上的 街市,随便一句进行 赏析0.0蓝色的夜空中,路灯和星星交相辉映,分不清哪个是路灯,哪个是星星。在诗的开头,路灯和星星被巧妙地用来描述彼此。随着灯光和星星的离去,读者被引入“空灵的空气”,突然感觉到天上世界是一个整体。这样,第二段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天上“一定有一个美好的街市”。然后,进一步放飞想象的翅膀,描绘天上 街市的神奇场景。这里展示的物品“肯定是世界罕见的”。
诗人没有细说,只是留给读者去琢磨。在一个繁华的“天街”,诗人显然更关心这里人们的生活状态。因此,在诗的第三、四节中,用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街上游荡,来证明他们在生活中的幸福和自由。大家都知道,在原始神话中,牛郎织女演了一出悲壮的故事。他们一个在天河的东边,一个在天河的西边,每年只有一次“鹊桥会”;在这首诗里,这对夫妇的面貌已经完全改变了。他们骑着牛穿越银河流浪街头,一起自由自在地过着自由快乐的生活。
8、 天上的 街市的 赏析天上街市杰作赏析郭沫若的诗向来以强烈的情感宣泄而著称,他的《凤凰涅》热情奔放;他的《天狗》有毁灭一切的气势;他的《早安》和《炉中有煤》曾经让我们怦然心动。但这首诗宁静祥和,意境优美,清新质朴。当诗人写这首诗时,他正在日本学习。他和当时很多在中国的留学生一样,既怀念祖国,又对自己的理想未来感到迷茫。诗人不得不借助自然来思考这一点,常常在海边徘徊。
诗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在诗中写下了这个理想,仿佛是天堂里的一景。诗人把星星比作街灯,星星散落在天空,遥远的世界激起人们的无限遐想。路灯是常见的景象,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诗人把远处的路灯比作天上的星星,把天上的星星描绘成地球上的路灯。是诗人的幻觉,还是诗人想带领我们进入“空灵之境”?在诗人心中,世界天上是一体的。